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热烈祝贺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成立和新年论坛开幕!
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经济界和外交界的热门词汇,也是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的倡议,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了青春,使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和交流活动空前活跃。北外成立丝绸之路研究院,正当其时,可以大有作为。
“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我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研究不多,但知道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既有陆上丝路也有海上丝路;既是商旅之路、使节之路,也是学术之路、翻译之路。
就学术而言,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说“求知,哪怕远在中国”,唐朝长安接纳了数千外国留学生,其中不少留居中国经商、做官,在丝路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翻译而言,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西汉经营西域的盛况:“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重九译”,就是需要辗转多 次翻译的意思。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人,例如张骞、班超、玄奘、鸠摩罗什、马可波罗,都精通多种语言。郑和下西洋时带有很多“通事”,就是我们今天的 外交译员。
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学者和翻译,就不可能有古今丝绸之路的辉煌。如果缺少对他国文化和语言如饥似渴的学习,就不可能让“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薪火相传。学者之路和翻译之路,既光彩照人,又艰辛难行,对北外校友具有特殊的启迪意义。
大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往开来,为沿线国家绘制了一幅更广阔、更美好的发展蓝图。这幅蓝图不仅将推进中 国的全方位开放和对外合作,还将让亚欧非大陆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成为命运共同体,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亚洲整 体振兴插上两只强劲的翅膀。
绘制这幅蓝 图,需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有效对接各国发展战略,遴选和推进各类项目,全力实现早期收获。我们一直讲,“一带一路”不是 简单的概念和口号,而是依靠众多项目和扎实行动,有多个经济走廊、海上支点以及投融资平台的支撑。不是什么“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而是亚欧国家构建伙伴 关系、实现平等互利的新举措,是南南合作和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不是中国一家的独角戏,而是沿线各国的团体操和交谊舞。不是中国一家分蛋糕或拿蛋糕的大头, 而是沿线各国共同把蛋糕做大,一起分蛋糕,沿线国家将是最大获益者。
过去一年,“一带一路”在务实合作领域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中方规划基本成形并将尽快对外公布,沿线50多国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态度,中国与多国签署“一 带一路”合作协议,一批重要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24个国家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向创始成员,丝路基金已经设立。这些都为今年“一带一路”的全面 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人文交流,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生态环保、海上合作一道,共同构成“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但人文交流的份量绝不是八分之一,甚至不止二分之一,因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
人文交流的重头戏,包括扩大相互间留学规模,开展合作办学。去年中国向沿线各国累计提供了1.8万名政府奖学金,今后还会进一步扩大。包括开展志愿者服 务和体育交流,互办艺术节、电影展和图书展,共建联合实验室及研究中心,推进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包括支持沿线国家高校和智库开展 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合作开展文艺作品创作和翻译,积极运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工具。所有这些领域,北外和丝路研究院都有基础,都可以做出新的贡献。
最近,外交部组织了丝绸之路青年行活动,安排南京高校的外国留学生到江苏、浙江等地参观丝路古迹和新貌,留学生们一路欢歌笑语,长了见识,增了感情,表 示“除了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才能理解古今中国和“一带一路”。印尼留学生讲,郑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却用和平的方式带给东南亚人民友谊 和商品。当他亲眼看到大宝船的样子之后,更信服今天的中国将走和平发展道路。留学生们为苏绣的缂丝技术倾倒,当听到这一技术源于西亚时,又感叹不已,对 “互学互鉴”有了感性和直观的体会。有位外国留学生讲,完成一件精致的丝绸需要一位工匠数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只有静静地欣赏、细细地研究,方能感受历史的 厚重和人生的价值。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深化了我们对人文交流的认识,值得北外和丝路研究院去思考、整理和开发。
我了解到,北外在境外承办了20多所孔子学院,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我还听到一些感人的故事,“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国家——波兰,有一位叫皮舍夫斯基 的老大使,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竭尽全力与北外合作创办了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使之成为波中友好的新平台。北外的一位匈牙利留学生在汉语桥比赛时说:“我有 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要用在这里学习的汉语,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和匈牙利人做朋友,我要把北外的爱送给更多的人!”
我衷心希望,北外以成立丝绸之路研究院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强与其他机构的沟通协作,以互学互鉴为旗帜,以中外学生为根本,以语言教学为桥 梁,以人员交流和出版交流为抓手,以国别和专题研究为新突破,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外交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北外 的国际合作,关心丝绸之路研究院的发展,鼓励北外的学子们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广阔的国际舞台成就一番事业。
祝丝绸之路研究院前程似锦!
来源:外交部网站
原文链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bxw_602253/t12274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