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北外波兰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当代波兰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形式举行。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波兰研究中心主任赵刚,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赛熙军,波兰西里西亚大学校长雷沙德·科尧维克出席开幕式。
赵刚向关心和支持北外波兰研究中心发展的中波两国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充分肯定研究中心十年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赵刚指出,波兰研究中心走过的十年,是中波关系历久弥坚、砥砺前行的十年,中波合作在“一带一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框架下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将在教学科研领域产出“新成果”,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树立“新风尚”,在促进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上开创“新局面”。北外将与波兰合作高校一道积极支持波兰研究中心的发展,推动中心稳步前行、开拓创新,发挥好平台作用,为促进中国与波兰的文化互通与文明互鉴,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注入新的动力。
赛熙军对北外波兰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高度肯定北外波兰语专业在波兰语教学研究、波兰文学翻译、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赛熙军表示,语言、文学是了解外国文化与社会的基础,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要求我们对波兰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北外波兰语专业语言文学传统和新兴波兰研究两翼并行发展的模式恰逢其时。北外波兰研究中心在学术研究领域长期发挥着领军作用,波兰研究对于增进中波双边政治经贸文化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研究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合作水平。
雷沙德·科尧维克向北外波兰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对中心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予以充分肯定。科尧维克指出,北外与波兰西里西亚大学长期保持友好交往,近年来双方以波兰研究中心为平台,开展了许多务实合作,收到良好效果,相信北外与波兰高校在合作开展波兰研究方面会不断获得长足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研究员、波兰雅盖隆大学欧洲研究所兹基斯瓦夫·马赫教授分别以“波兰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当前波兰社会在价值认同上的变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刘作奎从波兰外交传统入手,介绍波兰在欧洲大背景下所奉行的战略原则,分析了波兰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的地位、波兰对合作的态度以及前景展望。刘作奎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具有生命力,中波双方应合理管理预期,在变化深刻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和波兰在产业转型、绿色能源等方面有着相似的诉求,中波合作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马赫以波兰政治学家的视角分析波兰人传统价值观取向与欧洲自由主义的对立与冲突。马赫指出,加入欧盟意味着波兰对欧洲自由主义思想和价值观的接受,波兰社会中大部分人仍对传统价值观有所坚持。目前的波兰社会呈现亲欧的城市精英和反对欧洲自由主义的乡村居民两极分化的态势。马赫认为,当今波兰面临的其实是以传统民族价值取向为基础的封闭社会和以自由主义观念为基础的开放社会之间的冲突。
来自中波两国政治、经济、文学、教育、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就变革中的波兰政治经济和社会、波兰文化与文学研究、高层次波兰研究人才培养、中波教育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多位专家聚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分析疫情时期中波人文交流和文化发展等问题。
研讨会听取了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李怡楠所作的研究中心十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未来工作展望报告。北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厚广、院长柯静、副院长林温霜参加活动,中波两国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研讨会。
北外波兰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2月,时任波兰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与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十年来,伴随着中波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心一直致力于对波兰的全方位研究,为中波关系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