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成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1-07 17:55:30 来源: 教务处 编辑: 花瑞

1月7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举行。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主持。

杨丹表示,北外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深远影响,希望专家委员会成员和相关负责人要面向未来,为全校学生设计终身受益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他指出,通识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古今中外人才成长的通道,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从专精走向复合最后达到综合成长的必经路径;二是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通识教育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三是北外长远发展的必然,学校要在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通过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杨丹强调,北外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在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中国外语高校的通识教育之路和北外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三个层次上全面而深入地筹划,要在之前通识教育课程自发辅助发展的基础上,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好2.0版本的通识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逐步建设好3.0版本的具有北外特色的特而美、优而精的通识教育。

孙有中表示,通识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北外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具有北外办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过程中,要贯彻北外“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依托学科专业的深厚积淀,建设完备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和课外通识环节,同时还需要考虑好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他强调,希望充分发挥委员会成员和模块负责人的才智和学识,对北外通识课程建设理念、目标和教学改革进行总体设计和把关,扎实推动通识课程建设。

教务处处长李莉文从北外通识教育课程发展背景及开设现状进行了总体介绍。她结合2021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北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及类型、课程开设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主旨发言环节,专家委员会成员代表宁强教授、模块负责人代表许家金教授,分别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及当前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的相关做法,对北外通识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仪式最后,杨丹为通识教育委员会成员及各模块负责人颁发了聘书。

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和7大课程模块负责人团队的的成立,对北外进一步完善通识课程体系,提高通识课程质量,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和认知能力,提升自身品格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和课程模块负责人将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章程》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负责人职责》开展工作。

北外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各课程模块负责人和教务处工作人员参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