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现代外语非通用语高等教育80周年”欧洲文学研讨会暨欧洲语言文化论坛在北外举办
发布时间:2022-07-09 20:02:28 来源: 欧语学院 编辑: 郭玮

7月8日,“庆祝中国现代外语非通用语高等教育80周年”欧洲文学研讨会暨欧洲语言文化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论坛由教育部外指委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北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联合举办,是“庆祝中国现代外语非通用语高等教育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北外名誉教授吉狄马加出席开幕式。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姜景奎,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钟智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期刊分社社长孙凤兰在开幕式致辞。

赵刚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非通用语80年发展历程。他指出,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外语院校大有可为。在世界格局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非通用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欧洲文学研讨会暨欧洲语言文化论坛”连续举办了五届,有助于加深中国社会对欧洲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了解,有助于加深中国社会对欧洲复杂形势历史经纬的了解,有助于中国欧洲非通用语教育事业质量的整体提升。

姜景奎致辞指出,中国非通用语的发展与国家发展高度一致,外语学科应守正创新,立足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根本。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外语学科应培养拥有全球视野、中国视阈、对方视角的外语人才,在对外交往中做到从“相向而行”到“相知而行”。

钟智翔梳理了中国欧洲非通用语的发展脉络,高度评价北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在中国非通用语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出,中国的欧洲非通用语研究应坚持中国立场,秉持科学求实的态度,在欧洲文学研究中重视中国身份,构建中国学派,提升经纬意识,树立区域观念。

孙凤兰表示,《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具有独到学术特色,是PG麻将胡了2技巧-成为麻将高手术方阵期刊矩阵重要组成部分,在北外学科体系中发挥了学术创新重要作用,在欧洲非通用语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

主旨报告阶段,吉狄马加以“跨越障碍:欧洲不同语言的诗歌与东方隐秘的对话”为题,结合自身创作、阅读和实地探访的经历,肯定了语言在中欧诗歌交流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北外张建华教授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斯拉夫作家切入,分析了当代斯拉夫文学的共同特征,为进行跨国别的区域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朱晓中研究员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就区域国别研究的意义、特点、难点进行分享,就外语专业区域国别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配套制度措施提出了建议。

会议举办了“欧洲语言研究”“欧洲文学研究”“欧洲社会与文化研究”“中欧交流研究”四个分论坛,开展了7场平行研讨交流活动。来自北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以及牛津大学、贝尔格莱德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国内外60多位资深专家和300多名师生参加研讨活动。分论坛选题广泛、视角丰富、切入独特、观点鲜明。

本届论坛汇集了国内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集聚了欧洲非通用语各个领域的师生,检阅当下欧洲非通用语学术研究的问题和成果,给予与会者深刻学术启悟和方向指引。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柯静、刘厚广、林温霜、董希骁主持各环节活动。2023年论坛将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