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德语言文化政策高层论坛”在我校图书馆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德国驻华大使馆主办,我校承办,教育部高等 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协办。论坛主题是“语言——中德文化之桥”,聚焦中德语言文化政策, 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中德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沟通和友谊。来自中德两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德国驻华大使馆柯慕贤( Michael Clauss),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副校长贾文键出席开幕式。
杨学义书记代表学校致开幕词,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杨学义书记表示,北外德语系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领域覆盖了 语言学、文学、外交经济、翻译学、教学法等六个研究方向,与德国大学共同开展的双硕士合作培养项目、德国国家语言研究院共同进行的双博士培养,有机地融合 了中德各具特色的教育传统,在中国德语教学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李卫红副部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德教育交流情况和中国的语言政策和理念。她指出,中德两国都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有着悠久丰富的语言文化,深化两国 语言文化的交流,将进一步提升两国语言文化的相互感召力,筑牢语言传播的根基,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互信,推动两国关系更好地发展。
德国驻华大使馆柯慕贤在致辞中表示,德国和中国长期以来有着非常紧密友好的关系,并已建立了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在经济和贸易领域都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两国的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理解两国文化差异性的载体。
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公使薄瀚德(Hardy Boeckle)博士,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张浩明,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语言部主任夏娓竹(Verena Sommerfeld)女士,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德国曼海姆德语语言研究院院长艾兴格(Ludwig M. Eichinger)教授,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长张维佳教授,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文学语言文化编辑部主任格乐芙(Manuela Gerlof)博士,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主任侯敏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副校长海纳(Hiltraud Casper-Hehne) 教授,我校钱敏汝教授等分别就“德国和中国的语言政策及语言推广”“语言的规范化建设”“语言的监测与研究”“语言与跨文化”等议题作精彩报告,并在讨论 环节与会学者深入互动。来自中德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德关系中的汉语和德语——使命、挑战与发展战略”这一议题进行了专家讨论。
2012年是中德两国建交40周年,在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会议中,中德两国政府作出2013/2014举办“中德语言年”的项目决议。今年5月26日,李 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共同在柏林为“中德语言年”揭幕。本次高层论坛是“中德语言年”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论坛着眼于讨论中德 两国的语言文化政策及语言传播,是在中德语言年框架下举办的又一件中德文化交流的盛事。
(德语系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