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2014夏令营系列专题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2014-07-20 14:37:00 来源: 研究生院 编辑:

   7月15日、16日和18日,“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2014夏令营系列专题讲座举行。前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孙振宇,前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前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马胜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人道法专家郭阳先后为营员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孙振宇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情况,将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在原则和决策机制方面进行了比较。随后,他梳理了中国入世后的重大事件,对中国入世后的表现进行了评价。他指出,经过实践的检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相不适应的是中国在国际组织中仍存在工作人员少、职位低、力量弱的问题。希望同学们珍视机会,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吴建民先生做了“青年人走向国际组织大有可为”为主题的演讲。他提出要增强中国对外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联合国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建议挑选一批优秀的人员派往国际组织,培养他们的全球眼光和深刻了解国际事务的能力。他与营员同学们分析时代发展的特征及趋势,深刻探讨了战争、和平与发展的论题。鼓励营员们走向国际组织,发挥自身作用,参与到新时期国际规则的制定中。
   马胜荣讲座的主题为“国际新闻报道——经历和思考” 。他与营员们分享了自己在政治、外交、军事领域以及参加重大国际、区域体育赛事报道的工作经历。他指出,国际新闻的本质是真实客观,要越过障碍看到事物的本质。 “理性素质”、“社会素质”、“实践能力”是记者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国际新闻报道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广泛的国际知识,还需要具备世界历史、国际关系史等领域的知识,快速学习能力也很重要。
   郭阳的讲座主要围绕他的工作和所服务的国际组织两个方面展开。他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向对外事机构工作感兴趣的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他强调工作中需要了解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工作要务实,从细节做起,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协调能力很重要。随后,郭阳结合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特征深入介绍了国际红十字会的相关情况。
   在提问环节,营员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如何跨越语言障碍进行交流,国际新闻报道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自媒体时代给外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四位主讲人十分耐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他们丰富的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睿智的回答和深刻独到的见解令全体营员获益匪浅。
 
(研究生院  丁懿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