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第三届德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高端学术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北外德语学院主办,北外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北外奥地利研究中心以及《德语人文研究》编辑部、《德语国家研究》编辑部和《中德跨文化论坛》编辑部共同协办,得到了中国德国友好协会的指导。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共计近100位专家、师生代表与会。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外德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江主持。
贾文键在致辞中指出,区域国别学是大国之学、强国之学。推进区域国别学建设与发展,是我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而作出的重大部署。第三届论坛以“多维度视角下的奥地利研究:交流与互鉴”为题,旨在聚焦我国德语学科奥地利研究的特色领域,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国内奥地利研究学术共同体,启发更多学界同仁从事奥地利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国、奥地利大使史明德受邀就“我眼中的奥地利与德国的特殊关系及中奥合作”作主旨演讲。史明德充分肯定北外既拥有德国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同时还设立了奥地利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他指出,奥地利是重要的德语国家之一,与德国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奥地利在中国与德语国家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高校德语学科应该加强对奥地利的研究,促进中奥两国人文交流。
在“政治视角下的奥地利研究”主题研讨板块中,华中科技大学德语系主任林纯洁副教授以奥地利纹章中的政治理念与权力符号为例梳理了奥地利从普世帝国到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林德山教授就欧美政党政治的个人化及其影响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政治研究室主任贺之杲副研究员剖析了奥地利右翼民粹主义崛起的地区效应;北外德语学院外交教研室主任、奥地利研究中心助理李文红教授就奥地利自由党的崛起进行了解析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北外德语学院研究生教研室主任范一杨博士就奥地利自由党的外交政策分享了研究心得;北外德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罗舒云基于共识政治与否决者理论对欧洲“右转”背景下的奥地利自由党进行了剖析;北外德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陈佳瑶分享了对奥地利中立政策“变与不变”的思考。
在“经济视角下的奥地利研究”主题研讨板块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细致梳理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起源、理论与影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经济所国际合作研究室主任徐侃以“奥地利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政策研析”为题,分享了奥地利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新动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全球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雯杰分享了2024年奥地利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并就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倩瑗分析了奥地利绿色经济的转型路径及其面临的挑战。
在“人文视角下的奥地利研究”主题研讨板块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深入分析了“维也纳学圈”的思想传承与影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外指委德分委委员杨劲教授以维也纳现代派为例阐述了奥地利文学的独树一帜;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Richard Trappl)结合生动案例分析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对中奥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北外德语学院教授、跨文化教研室主任周海霞以德籍奥地利裔犹太音乐家马克斯•库特纳的家书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在上海的流亡生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德语部副主任、译审陈艳围绕中奥媒体交流合作实践作了细致梳理;北外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北外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巫锐以“职业技术教育的文化考察——基于德国和奥地利的比较视角”为题分享了针对不同德语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北外德语学院副教授、本科一年级教学组长葛囡囡就德国和奥地利对外德语教材文化的呈现进行了细致对比。
北外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学刊》编辑部主任张颖,北外德语学院副院长张晓玲、寇蔻分别担任各环节的主持及点评人。
吴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届论坛将跨学科视角纳入我国高校德语学科的奥地利研究中,很好地促进了高校德语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论坛所强调的区域视角利于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深入认识奥地利,论坛所展现的对比研究视角进一步印证了不同的德语国家之间存在差异,这也为高校德语学科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国别研究不仅仅是对他者的研究,也包括对本国与他者关系的研究。中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中奥民间交流文化成果丰硕。本届论坛恰逢李夏德教授与中国结缘50周年,促进中奥两国民心相通与合作发展不仅是我国高校德语学科国别和区域研究者的学术命题,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德语学科国别和区域研究者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