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结项暨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09-11-02 15:32:49 来源: 研究生处 编辑:

 

10月28日下午2点半,我校北京市高等学校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结项暨研讨会在办公楼507会议室举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赵青副处长、副校长金莉教授、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教授、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徐一平教授、阿拉伯语系主任张宏教授、俄语学院院长史铁强教授、中文学院院长魏崇新教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国华教授、德语系副主任王建斌教授、研究生处副处长高艺出席了本次会议。相关院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处培养办主任刘银娣副研究员、丁懿楠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教授主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赵青女士首先讲话。她指出,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市“十一五”期间计划投入25亿资金资助北京高等学校创新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重大科研项目基地建设及成果转化、重点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三大核心内容。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高等学校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主要支持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赴国外一流大学进修,了解国际学术前沿,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基地项目建设有益于促进高等学校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教学软环境建设。
 

 
金莉副校长对北京市教委长期以来对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是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三年的基地建设实践中,学校对基地工作高度重视,对项目负责人推荐、遴选、派出、结项各环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则,各院系、专家积极配合。目前已有近五十名在校研究生受益,基地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7名从海外访学归来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分享了国外学习的心得体会。与会专家对研究论文提出了修改意见。经无记名投票,17名项目负责人均顺利通过结项验收。
 

 
最后,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几点希望:(一)研究生与本校指导教师、外方指导教师间的配合交流需进一步加强;(二)研究方法需进一步磨练;(三)对研究论文需进一步修改、浓缩、提炼。我校将以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制高点,继续探索打造成熟的、科学的、凸显北京外国语大学优势和特色、服务国家和民族、跻身国际竞争舞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为培养国家飞速发展所需的国际化、高层次、创新型外语人才及以外语为优势的跨学科人才贡献力量。